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探讨

点击数:164 | 发布时间:2025-01-20 | 来源:www.qqltoy.com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进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借助贸易手段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能看出环境问题不只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要紧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范围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水平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法、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规范等都是导致国内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缘由。

    [关键字]环境保护;出口贸易;资源枯竭;贸易与环境冲突。

    1、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认识历程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刚开始,环境问题被觉得是一国国内问题。

    但伴随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降低、臭氧层的消耗愈加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导致环境退化是什么原因有很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量上导致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缘由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因为市场不可以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致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用,导致环境恶化,特别是现实日常的不少环境资源具备非常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导致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状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大家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

    1.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致使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拓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备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出口,同时进口商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升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升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假如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角逐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一般被觉得具备加剧环境恶化有哪些用途。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肯定和产业结构布局肯定的状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进步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伴随收入水平的提升,各国政府会推行愈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商品对环境的害处降至最低。

    (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第一,各国拟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量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商品的环境技术指标对商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需要,这就使企业出口商品的本钱上升,竞争优势降低,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有哪些用途。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手段也会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因为领先于其它的角逐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推行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不少得到认证的进步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第二,各国政府推行的绿色补贴影响着进步中国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因为大部分进步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借助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因为各国环境标准不同,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借助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进步中国家,更使得进步中国家的环境因为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不少状况下是因为政府没充分看重环境问题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这样。

    2、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进步,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USD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USD,不只出口数目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有关产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进步。这样来看,国内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在一定量上是以牺牲国内环境水平为代价的。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原因,给国内的环境导致很多负面影响。

    第一,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国内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商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商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本钱留在了国内。本文所说的环境本钱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商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都成为出口这种商品的环境本钱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商品的出口,环境本钱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国内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备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备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商品、环境友好商品在国内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现在,国内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施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有关的几个行业商品出口量越大,对国内环境的害处越大。

    第二,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国内实质用外资金额为918亿USD,外资企业出口额在国内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海外贸的进步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需要承认,因为国内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同,使国内在一定量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很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紧急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紧急、禁止用的商品、技术和设施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国内,给国内环境导致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出口贸易方法对环境的影响。

    在国内出口贸易方法中,加工贸易方法在所有贸易方法中所占的比率最高,因为在加工贸易方法下,进口的中间商品在国内加工成最后商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商品的旗号进入到国内,这类都加剧了对国内生态环境的害处。特别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紧急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方、耕地,并危及国内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3、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达成良性进步,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要紧地位,就需要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进步道路。

    (一)加大环保的国际合作,提高整体环保水平。

    从全球来看,进步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加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手段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知道和研究发达国家与进步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需要加大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大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商品,同时要积极引进海外一流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施,提高本国环保水平;其次,国家应充分借助国际上保护进步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约,争取我们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还要和广大进步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一同提高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一同为获得有益于进步中国家利益的条约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帮助国内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二)加大保护国内环境,鼓励进步环保商品。

    在积极遵守国际上适当的环境保护手段的同时,大家也要进一步保护国内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内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据国内的实质状况进一步健全国内的环境贸易手段体系,合理规划国内的环境进步。要关注其他国家在国内以投资的方法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升国内进口商品的测试标准,认真对国内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健全贸易与环境协调进步的机制,处置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进步的关系。

    同时要对有关的出口企业,实行环境准入规范,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手段,降低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诸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海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好的行为,停止进口其商品。如此的手段不只有益于国内环境保护,也能够帮助树立国内在国际贸易中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重压。

    (三)达成出口商品环境本钱内部化。

    导致环境退化是什么原因之一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因为市场不可以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进而致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用,导致环境恶化。中国出口产品的底价格一直是国内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角逐优势,但完全是以牺牲国内环境为代价的,由于其中并未包含环境本钱。也就是说,国内环境的恶化没通过转移环境本钱给海外买家而获得补偿。海外买家免费享受了国内的水、空气和生态环境,而国内人民却不能不承受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从长远看,商品本钱中考虑环境本钱是历史的势必。因此,国家应采取手段尽快达成出口商品环境本钱内部化。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买卖、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方法,促进企业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减少本钱,提升环境竞争优势,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进步。

    (四)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主张买家购买环保商品。

    为了提升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买家知道消费品生产厂家在改变其商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买家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商品、家居清洗剂、汽车维修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产品消费进行指导,降低对这种商品的消费,促进企业舍弃生产污染环境的商品,达到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法,提高出口产品结构。

    国内长期粗放式、数目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法和不适当的出口产品结构使国内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非常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国内贸易与环境的冲突,第一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法,提高出口产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高国内出口产品结构的根本渠道。国家可借助目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会,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好友力资本投入,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方法鼓励企业进行研发革新;保护常识产权等方法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减少出口商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因此,适当的环境贸易手段对国内推行可持续进步策略、保护和改变环境、节省资源、促进国内出口贸易的进步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志明。追求贸易与环境的平衡[J]。WTO经济导刊,2008(8)。

    [2]俞海山。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功用剖析[J]。经济理论与管理,2006(12)。

    [3]黄黎清。国内外贸增长对环境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2)。

    [4]赵玉焕。贸易与环境[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